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有患者至少200万。
常见的诱因如下:
激动: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暴饮暴食: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寒冷刺激: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便秘: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吸烟、大量饮酒: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发生前的五个踪迹:
不能忽略不典型“心梗”发作:
很多“急性心梗”发作时症状并不明显,特别是女性,约65%的女性在“急性心梗”发作时会有各式各样的表现,不但患者自己易忽视,医生也很易误诊。如突然呼吸困难并加重、恶心、呕吐、牙痛、下颌痛、头痛、头晕、失眠、极度疲倦、食欲差、消化不良、胃痛、焦虑等症状。
一些原本存在呼吸系统问题的患者,若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等状况时,也需高度怀疑突发“心梗”。
若这些症状与运动、劳累、激动有关联,且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需及时就医。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4.神志障碍:可见于高龄患者。
5.全身症状: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
6.胃肠道症状: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7.心律失常: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8.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9.低血压、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20ml/h)。
疑似心绞痛应该怎么做
当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的时候,冠状动脉都已经堵到什么程度了?在运动中发作心绞痛,一般冠状动脉狭窄已经达到了70%以上。当运动量减小或静止不动时依旧发 作的胸痛,表明冠状动脉的狭窄更加严重,估计达到了70%以上。
最危险的是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会引起痛觉神经迟钝,当心脏缺血的时候就可能没有胸痛这样的预警。疑似心梗首先要立刻平躺,并请身边人迅速拨打120。
那么在急救车之前这段时间做些什么可以帮助救命?大多数人都是在“帮倒忙”。
“帮倒忙”之一:扶起来
“帮倒忙”之二:给错药
心脏有三支冠状动脉,如果是右侧冠状动脉闭塞,可能会导致血压下降。这是因为右侧冠状动脉在心脏中,担任了往肺中输血的重要任务,当右侧冠脉发生心梗之后,会造成右侧冠脉、左侧冠脉和肺的供血全都减少,也就没那么多血往全身走了,所以血压就会低。而硝酸甘油的作用机制是扩张血管,所以这时候再吃硝酸甘油就会使血压越来越低。
专家提醒:硝酸甘油一片就好,不要吃太多。
“帮倒忙”之三:选乘120之外的交通工具
有这样一个统计数字,心梗患者比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平均晚到医院2小时,这是因为脑卒中症状明显,能看到肢体不能动、口歪眼斜的症状。
而心梗由于疼痛往往不剧烈,所以很多人却都是选择忍着。而且70%的患者不是急救车送来的,在心内科门急诊也经常见到很多患者是坐公交、打车、骑车来的。
专家提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乘急救车乘急救车乘急救车!
“帮倒忙”之四:跟医生“讨价还价”
急诊条件下尽可能听医生的,不要和医生讨价还价。该手术就要立刻手术,紧急情况只有医生才能救命,你不是大夫,讨价还价耽误的不是医生,是你家人的生命安危。
专家提醒:尽快通过120到达最近的一家三甲医院的急诊是上策。
来 源:基层检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