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脂饮食与动脉硬化关系密切
如果平时喜欢吃肥腻食物而又不注意其他矿物质的摄取,就会使过多油脂沉积于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和其他心脏血管病变。
动脉硬化的程度是分等级的,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病情也不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是国际医学界制定的一个衡量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
二、它的计算方法为
动脉硬化指数(AI)=[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HDL),正常值为4。
动脉硬化指数=4:反映动脉硬化程度不严重或在缓解
动脉硬化指数<4:动脉硬化程度更轻,导致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低。
动脉硬化指数≥4,大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
三、动脉硬化的病因
动脉硬化最重要的原因是:高血压、高血脂症、抽烟三大危险因子。其他肥胖、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气暴躁等都有关系。
1、高血压: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引起动脉内膜机械性损伤,造成血脂易在动脉壁沉积,形成脂肪斑块并造成动脉硬化狭窄。血压不控制,心肌梗塞发生率约提高2~3倍,脑中风则约4倍。
2、高脂血症:血中脂肪量过高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造成动脉硬化狭窄。
3、糖尿病:脂肪代谢的问题,血液中的脂肪蛋白质称为脂蛋白会产生变性,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沉积脂肪沉积在内壁形成的脂肪斑块。
4、抽烟:香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会损伤动脉内壁,受伤的动脉内壁会卡住胆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积形成脂肪斑块。同时,抽烟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减少血流量。
5、缺少运动:运动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帮忙身体把多余胆固醇从胆道与肠道排出体外,避免过剩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壁。此外,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消耗过剩热量,使身体脂肪比重减少,肌肉比重增加,而减轻体重。因此缺乏运动的人很容易得到粥状动脉硬化。
6、肥胖:肥胖会使心脏负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的机率也较高,因而增加粥状动脉硬化风险。此外还会促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胰岛素阻抵抗症候群。
7、过大压力:人会因为压力而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于是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伤害动脉血管内壁。
8、家族史:指的是基因上的因素,使某些人早期就发生动脉硬化疾病遗传,其原因仍未明,有的是严重高胆固醇血症,迭积在血液中,进而促发动脉硬化发生。有的是早发性高血压,或是容易发生血栓等。
9、营养成因: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胆固醇
四、如何预防动脉硬化
1、合理的饮食
饮食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以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比如豆类或者豆制品,以植物油代替动物油比如玉米油、菜籽油或者芝麻油。另外要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肥肉蟹黄或者蛋黄等。
2、戒掉烟酒
吸烟会让血液里面的血小板发生粘附和集聚,减少了血小板的寿命,升高了血液粘稠度,会对心血管系统带来一定的损伤。吸烟的人群患上动脉硬化和冠状动脉的几率明显高于非吸烟。另外酒精会对肝脏肾脏以及胃部带来损伤,所以必须戒掉烟酒。
3、保持适度运动
根据自身体质和耐力来选择合适的体力劳动或者体育活动,能防止动脉硬化发生病变。运动时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突然做剧烈运动,对于体质虚弱以及老年人来说,尽量选择缓和的有氧运动,比如太极拳、散步或者跳广场舞等。
4、保持规律作息
合理的安排生活和工作,保持规律作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能让身体过度劳累,也不能让情绪激动,冬季做到早睡晚起,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另外要积极的治疗原发疾病,比如肥胖,高血压,肝脏疾病,糖尿病以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5、控制盐分摄入
食盐里面的钠离子会增加血浆的渗透压,升高血压。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丰富的粗粮以及蔬菜,因为膳食纤维不容易被胃肠道消化,能改善大便习惯,增加了排便量,让粪便里面的胆固醇及时排出体外,降低了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多吃水产品比如淡菜紫菜海藻及海带等,里面含有优质蛋白质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和无机盐,能阻碍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温馨提示
动脉硬化属于凶险的疾病,所以要做好预防工作。要合理的搭配饮食,保持适度的运动以及规律的生活,尽量少吃零食,保持平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