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健康,从“心”做起
发布时间:2024-10-05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是人体机能运行的动力源。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已逐渐升至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那么,除了年龄增长的影响,心脏还“怕”哪些事?


心脏是一个肌肉发达的器官,和成年人的拳头差不多大小。它位于胸腔,更具体地说,是位于在两肺之间一个叫做纵隔的空间。心脏被一层叫做心包的膜所覆盖,它将心脏与纵隔的其他结构分开。这个位置允许心脏完成它的工作,将富含氧气的血液泵入全身,并将缺氧的血液输送到肺部,在肺泡进行气体交换。

 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整体上可以分为由右心房和右心室组成的右心和由左心房和左心室组成的左心。两个心房都有被称为心耳的突起,在需要的时候心耳可以增加心房容量。

除了年龄,心脏还“怕”哪些事?



1、肥胖  


 由于体内堆积过多的脂肪,脂肪代谢异常,引起血脂升高,血脂堆积在血管壁,导致动脉斑块形成,管腔堵塞,影响冠状动脉供血,导致心脏代谢能力下降,使心肌功能减退,导致心力衰竭。


2、烟酒   


过量饮酒会引起心率加快,导致血压升高,进而诱发心律失常,增加罹患心脏疾病的几率。


小酌怡情,大酌伤身,日常生活尽量不饮酒,饮酒需适量。


3、代谢综合征


血压、血糖、血脂的升高,对心脏病的影响重大。血糖增高得不到控制会促使动脉硬化,加重管壁的硬化,管腔的狭窄,继而血栓形成,造成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血压增高可以促使胰岛素抵抗血糖增高,加重冠心病,造成血管狭窄;冠心病可以反过来应激性地引起血糖增高和血压增高。当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水平过高时,会逐渐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腔变窄,血流受阻,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若病情加重,斑块可能破裂、出血,引发血栓形成,进一步阻塞血管,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引发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脏疾病。


4、饮食不节


过量饮食,胃肠消化食物的负担就会变重,会需要更多的血液来帮忙。此时心脏压力较大,易导致心肌缺血。


此外,还有许多人喜欢吃油炸食品,它里面的大量油脂,容易导致血脂升高,出现斑块、血栓,甚至心肌梗死。


建议大家保持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惯。


5、犯懒不爱动


久坐不动时,血液流动缓慢,容易造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能就会阻塞大脑血管、心肺血管,进而导致脑梗、心梗等。


建议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每坐30分钟就起来活动身体。


6、睡眠功能异常


睡觉打呼噜不一定是睡得香,也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表现,这时候,大脑、心脏等器官缺氧,容易诱发夜间急性心肌缺血甚至心梗。


建议经常打呼噜的人前往医院呼吸科进行检查。


7、负面情绪 


极度悲伤和愤怒时,有可能会出现胸痛、气短、胸闷等症状,医学上叫“心碎综合症”


平常要放宽心,注意多休息,保持愉悦心情,避免极端情绪出现。


心衰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



1、饮食调理


通常食物应选择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如牛奶、瘦肉、淡水鱼等。避免饮用刺激性的饮料,如浓茶,咖啡等,同时戒烟戒酒,注意盐的控制,每天不超过2克,注意避免隐性高盐食品,如皮蛋、酱菜、腌肉等,勿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勿吃得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2、自我监测


心衰者平时注意观察自己脉搏、血压、面色、尿量、体重的变化。当出现心慌、咳嗽、呼吸困难,难以平卧、浮肿、恶心、呕吐、尿量减少、一天之内体重增加1000克以上等症状,说明心衰加重,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3、定期随访


心衰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病情稳定后每隔2-3周必须到心衰门诊或者心血管专科门诊就诊,按时服药,并定期做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


心脏最喜欢的饮食习惯



1、增加钾元素:

多食用富含钾元素的食物,不仅可以调控心率,还能稳定血压,排出体内多余的钠。香蕉、番木瓜、土豆等食物富含钾元素。


2、增加镁元素:镁元素对于心脏肌肉有良好的节奏性作用,因此建议增加玉米、大豆、杏仁、紫菜等富含镁元素的食物摄入。



3、增加蛋白质:每天建议增加3.5%~5.5%的蛋白质供能,可以适量摄入瘦肉、豆类和牛奶等富含高质量蛋白质的食物。



3、增加纤维素:多摄入纤维素有助于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可以增加全麦粉、糙米、燕麦、小米等谷物的摄入量,每天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



专家建议:可以采用现代医疗检查方法,如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等,可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从而更好地守护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