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版)
发布时间:2024-10-16

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

前言

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 年修订版) 正式发布,《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 年修订版) 》 是在2018 年版的基础上, 根据国内外高血压及相关疾病领域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修订完成的。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1.患病情况: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高。近年来中青年人群及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更明显。

2.知晓率: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率)已有明显改善,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达51.6%、45.8%和16.8%。高血压“三率”女性高于男性,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中青年人群“三率”较低。

3.危险因素: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吸烟,过量饮酒,心理社会因素等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1.诊室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2.24h动态血压和夜间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联甚至更密切。家庭血压,尤其是家庭清晨血压,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3.脑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

4.高血压导致的其他并发症包括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终末期肾病(ESRD)、痴呆等。

血压分类与心血管危险分层

1.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血压≥140/90 mmHg;或家庭血压≥135/85 mmHg;或24h动态血压≥130/80 mmHg,白天血压≥135/85 mmHg,夜间血压≥120/70 mmHg。

2.分类:根据诊室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3.分层:根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以及糖尿病和CKD(慢性肾脏疾病)等合并症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个层次

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

1.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主要取决于心血管风险,而非仅依据血压水平。

2.血压水平≥160/100 mmHg的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3.血压水平140-159/90-99 mmHg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为中危及以上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低危者可改善生活方式4-12周,如血压仍不达标,应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4.血压水平130-139/85-89 mmHg的正常高值人群,心血管风险为高危和很高危者应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低危和中危者,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可以从降压药物治疗中获益,此类人群应持续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降压治疗的目标

1.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心、脑、肾与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

2.心血管风险高危/很高危的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在可耐受的条件下,推荐诊室血压目标为<130/80 mmHg。

3.一般高血压患者推荐诊室血压降至<140/90 mmHg;如能耐受,应进一步降至<130/80 mmHg。

4.65-79岁老年人推荐诊室血压目标<140/90 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 mmHg;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降压目标<150/90 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 mmHg。

5.对高危和很高危患者采取强化干预措施;对无严重合并症但已有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患者采取积极干预措施逆转靶器官损害有一定合理性;低中危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给予降压药物治疗无临床获益的证据。

 

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

1.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血压正常高值的人群,也应改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2.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采取各种措施,限制钠盐摄入量。建议钠的摄入量<2g/d(氯化钠5g/d);肾功能良好者推荐选择低钠富钾替代盐。

3.正常高值血压者以及高血压患者的膳食管理应减少摄入盐和饱和脂肪,增加摄入蛋白质、优质碳水化合物、钾及膳食纤维。

4.对于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建议通过综合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以降低血压和心血管事件风险。

5.建议所有吸烟者戒烟,尽量避免使用电子烟,以减少隐蔽性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

6.正常高值血压以及高血压患者均应限制长期饮酒。

7.对于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推荐以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的混合训练,也建议同时结合呼吸训练与柔韧性和拉伸训练。

8.可以考虑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正念和冥想、瑜伽、深呼吸练习等多种方法来减轻精神压力。

9.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健康睡眠,改善睡眠障碍。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

1.常用的降压药均可作为初始治疗用药,建议根据特殊人群的类型、合并症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

2.应根据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选择初始单药或联合治疗。

3.一般患者采用常规剂量;衰弱和高龄老年人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根据需要,可考虑逐渐增加至足剂量。

4.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以有效控制24h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5.血压≥160/100 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Hg的高危/很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

6.对血压≥140/90 mmHg的患者,也可起始小剂量联合治疗

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处理

一、血糖控制

1.血糖控制目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2h血糖或高峰值血糖<10.0mmol/L。

2.老年、容易发生低血糖、病程长、合并症或并发症多、预期寿命较短的、医疗资源差、无条件监测血糖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

3.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二甲双胍。无论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合并ASCVD(动脉硬化学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患者,应使用SGLT2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GLP-1RA(胰高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合并CKD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应使用SGLT2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二、调脂治疗

1.高血压患者应积极降压联合调脂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调脂治疗首要靶点。

2.高血压患者,根据ASCVD危险分层,确定LDL-C目标值。降LDL-C药物治疗,首选他汀类药物,对不能达标患者,可加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

3.高血压患者,伴甘油三酯≥5.7mmol/L时,为降低胰腺炎风险,需启用贝特类或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

三、抗血小板治疗

1.高血压伴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推荐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2.具有ASCVD((动脉硬化学心血管疾病)高危且合并至少1项风险增强因素但无高出血风险的40-70岁的患者,可考虑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ASCVD一级预防。

3.ASCVD风险中低危患者,以及年龄<40岁或>70岁的患者,不推荐采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ASCVD一级预防。

.房颤的抗凝治疗

1.具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应进行抗凝治疗。

2.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优先选择使用非维生素K拮抗类口服抗凝药。

.心率控制

1.所有高血压患者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测量静息心率。

2.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的定义为诊室静息心率>80次/min。

3.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时应排查诱因和原因。

4.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的药物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Ⅰ,C)。

改善和逆转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1.在随访期间进行靶器官损害评估可以帮助判断治疗效果。重复进行靶器官损害评估应成为高血压患者随访的重要内容。

2.降压治疗可以逆转某些类型的靶器官损害,或延缓靶器官损害的进展并逆转心血管风险进行性增高的趋势。

特殊人群的高血压

一、老年高血压

1.一般情况下,65-79岁老年人血压≥140/90 mmHg应开始药物治疗,≥80岁老年人收缩压≥150 mmHg可开始药物治疗;并存衰弱等老年综合征者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可适当放宽。

2.建议65-79岁老年人降压目标<140/90 mmHg,如患者可耐受,可降至<130/80 mmHg;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降压目标<150/90 mmHg,如患者可耐受,可降至<140/90 mmHg。

3.并存多种共病或老年综合征患者降压目标需个体化,衰弱患者收缩压应不低于130 mmHg。

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

1.HDP(妊娠高血压)患者,当诊室血压≥140/90 mmHg时应启动降压治疗。

2.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在妊娠12-16周开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 mg/d)预防子痫前期,直至分娩前。

3.HDP患者应在产后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和危险因素筛查。

4.降压治疗时,血压水平不低于110/70 mmHg。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临床情况的高血压

一、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1.对于收缩压≥20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发病后24h内血压降低15%可能是合理的。对于准备采用溶栓及桥接血管内取栓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80/100 mmHg。

2.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收缩压≥220 mmHg时,在持续血压监测下积极降压是合理的。收缩压150-219 mmHg时,若无急性降压治疗禁忌证,将收缩压降至140 mmHg是安全的,且可能有利于改善功能结局。

3.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收缩压降至<160 mmHg,并维持平稳是合理的。

4.脑卒中后若持续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病情稳定且无禁忌证时,可恢复使用发病前服用的降压药或开始启动降压治疗,降压目标为血压<140/90 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 mmHg。

二、高血压与认知障碍

1.降压治疗具有保护认知功能的作用,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患者仍应进行降压治疗。

2.建议一般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患者可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如耐受,可降至<130/80 mmHg;对于存在严重认知功能减退甚至痴呆患者,可将<150/90 mmHg作为血压初步控制目标。

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1.推荐血压<140/90 mmHg作为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强化降压可能有更多获益,如能耐受,可将血压降至<130/80 mmHg。

2.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CCB(钙通道阻滞剂)R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均有充分的证据可以应用。

3.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患者,β受体阻滞剂和RAS抑制剂在心肌梗死后长期服用可以明显改善远期预后,没有禁忌证者应早期使用。

四、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1.对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推荐的降压治疗目标为<130/80 mmHg。

2.高血压合并HFrEF(射血分数减少的心衰)患者,降压治疗首先推荐ARNI(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能耐受者可以使用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MRA(醛固酮受体拮抗剂)SGLT2i(钠-葡萄糖协同转运酶2抑制剂),及袢利尿剂。

3.高血压合并HFpEF患者,降压治疗首先推荐SGLT2i、利尿剂、ARNI或ARB、MRA。

五、高血压合并肾脏疾病

1.无蛋白尿的CKD患者,在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 mmHg(Ⅰ,A),如耐受,可降到130/80 mmHg。

2.有蛋白尿的CKD患者,在收缩压≥130 mmHg和/或舒张压≥80 mmHg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

3.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有蛋白尿的CKD患者初始降压治疗应包括一种ACEI或ARB。

4.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CKD患者,如果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0mL/(min·1.73m2),建议使用SGLT2i。

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1.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可放宽至140/90 mmHg。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建议血压控制目标为≤135/85 mmHg)。

2.常用降压药均可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联合使用降压药时,应该以ACEI或ARB为基础。

3.推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SGLT2i和GLP-1RA(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以降低心肾事件风险,同时具有一定降压作用。

七、高血压合并肥胖

1.高血压合并肥胖者建议将目标血压降至<140/90 mmHg,可耐受者降至<130/80 mmHg。

2.降压药的选择应以不恶化肥胖和代谢指标为基本原则。

八、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

1.我国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且显著增加发生冠心病、脑卒中和CKD的风险。

2.代谢综合征治疗强调综合干预及全面达标。

九、高血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1.高血压患者如果有长期吸烟史或慢性咳嗽、咳痰及活动后气短等症状,应推荐肺功能检查以尽早发现和诊断COPD。

2.高血压合并COPD时,两者的治疗均无需调整;如果病情需要,可以使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十、高血压与免疫系统疾病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综合干预并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尽量减少导致血压升高及血管损伤的原发疾病治疗的药物用量。

 

2.参照一般人群进行降压治疗,选择合适的降压药。

继发性高血压

1.肾实质性高血压;

2.肾血管性高血压及其他血管病引起的高血压;

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4.药物相关性高血压;

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6.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

7.其他内分泌性高血压;

8.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

9.结缔组织病(CTD)与高血压;

10.血液疾病与高血压。